“一带一路”上的天大工管毕业生

以标杆项目为祖国赢得声誉

期次:第1171期       查看:560


一带一路示意图


左5 为钱亚林


高原(左1)


朱星宇


李尧


李洪梅


高伟杰(左1)


孟超


韩雨龙


张蕾(中间女士)


詹继超


崔阳


高宁


秦晋(右4)


  侯晓文


  天大工程管理专业由我国首个“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而来,培养的本、硕、博毕业生遍布美欧亚非拉。毕业生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在沿线各国重大工程中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伊拉克、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卡塔尔、埃及……几乎所有的重点工程中,都有天大学子的身影。他们将所学充分发挥,把中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带到当地、用标杆项目为祖国赢得声誉。
  5月中旬始,十几名来自工管专业的在校生及学生记者团的记者,深入采访并整理了15位在“一带一路”上工作的校友,倾听他们讲述“天大人”正在经历的“一带一路”。
  
中哈管道搭起友谊之桥
钱亚林—1984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1996年到1998年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二学位;中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钱亚林负责的中哈原油管道2009年7月建成投产,实现了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中国新疆的全线贯通。中哈原油管道规划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全长2798公里。
  作为在“一带一路”上工作的一员,钱亚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管道本身就是资源,是与地缘政治相关的,跨国管道的建设必须有国家之间比较好的关系基础,对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求比较高。管道建成后,将生产的原油输到中国,不仅解决了中国的资源问题,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当下的人才培养要求,钱亚林认为,现在工程管理的学生培养主要是面对服务方,比如提供技术服务、咨询、工程建设等等。而针对投资方的学生培养相对比较缺乏,即作为投资方或主办方应该如何管理项目,因此应该针对这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中国工程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铁路动脉
李洪梅—2004届本科毕业生;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分管海外项目合同管理,近期参与了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项目。
  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项目铁路全长620公里,连接巴生港、吉隆坡、彭亨州、登嘉楼州和吉兰丹州等城市和地区,建成后将构建马来西亚半岛东部沿海重要铁路运输干线,是迄今为止中马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点,通过海铁联运,可实现路上与海上的互联互通。东部沿海铁路的修建也有利于马来西亚接入整个东盟区域发展的快车。项目计划2017年年内开工,2022年完工。
  作为一直参与“一带一路”工程的工作人员,李洪梅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同学们需要加强国际政治经济方向的基本业务能力培养。同时,目前国际工程合作模式种类繁多,国际工程管理人才要注重合同法律风险方面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能够确保合同管控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埃及人对中国人的履约能力挑起大拇指
张蕾—2006届硕士;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公司第三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及中东地区业务。
  张蕾参与了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kVHVDC特高压BOOT输电工程项目的开发、埃及500kV骨干网升级改造EPC工程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这2个项目都是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重大项目。
  张蕾指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埃及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当地人对于中国产能、技术输出、装备输出有着不同层次的认识。目前,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验证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最好的方式,也正是通过行动最终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令她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6月30日,项目刚刚执行半年的时间,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一条约80公里的线路,实现了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目标,为国家电网及中国企业在当地树立了典范。这也成为了双方合作的转折点,此后,埃及人对中国人的履约能力挑起了大拇指。
中国项目赢得沿线国家高度认可
高原—2007届硕士毕业生;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参与了白俄罗斯别列佐夫427MW联合循环电站项目。
  高原参与的项目是第一次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承包的项目,设计选型在白俄罗斯也属首个。此项目陆续获得了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送变电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业协会2015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高原当时负责商务方面的工作,也参与了投标、谈判、合同执行、收款、变更、索赔及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沟通等一系列事项。
  高原认为,“一带一路”支持了沿线国家的项目建设,赢得了沿线国家政府的高度认同。她说,中国在电气设备,尤其是特高压、超高压方面,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中国速度也令世界惊叹。但是,她也认识到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前期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当机立断决策的重要性,这也是她认为日后培养人才的新要求。
  
把中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带到伊拉克
高伟杰—2008届硕士毕业生;华为伊拉克子公司总经理,负责与伊拉克通信部合作的国家宽带建设项目。
  伊拉克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通讯设施比较落后,制约了包括通讯领域在内的整个经济的发展。2015年底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和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中有一个就是通信领域。高伟杰参与的是与伊拉克通信部合作的国家宽带的建设项目,内容包括光纤入户等。
  新的时代,高伟杰提出国际人才培养也需要有新的要求,即要求国际工程企业和相关人员在“合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都要有提升。工管人才不仅要了解工程的情况,还要了解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在所在国开展业务有什么要求,包括纳税、劳工等,需要有“合规”意识和能力去应对。这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短板,也是“往外走”的很大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华为用“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应对,即了解规则在哪,底线、红线在哪。
  
在越南推广“中国标准”

  
詹继超—2008届本科毕业生;秦晋—2012届硕士毕业生;王洋—2013届硕士毕业生。3人均就职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参与了越南沿海一期火力发电厂项目等。
  越南中北部处于“一带一路”的覆盖区域,同时越南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提出的“两廊一圈”的构想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有着很好的对接。近年来,3位天大校友参与了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开发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以下简称永新项目)”和“越南沿海一期火力发电厂项目(以下简称沿海项目)”的建设工作。
  3位校友表示,标准的竞争是体现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在标准的建设和推广上起步较晚。在越南沿海一期火力发电厂项目的开发建设中,业主和工程师对中国标准并不认可。2015年永新项目开始实施后,越南的工程师就明确表示:“‘中国标准’是可以信任的,我们接受‘中国标准’。”通过一个个“一带一路”项目,“中国标准”将在不久的将来会为世界所认可。
  3位校友认为,一个大型项目的建设者中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参建者在具体的工作中相互沟通交流,促进了相互的学习和了解,从多元文化融合上也实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
  
青年人要勇挑国家交给的重任
朱星宇—
2010届硕士;航天长征国际贸易公司国际工程部三级项目经理;负责肯尼亚AN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AN公路是一条连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A级国际主干道,全长135公里,是贯穿东非走廊的动脉。AN公路完成后,对中国和肯尼亚都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为中国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肯尼亚近年来逐渐开始采用中国技术。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AN公路自2008年开工以来经历了大选骚乱、恶劣天气影响、工人罢工、工程款支付不到位等事件。
  在工作几年后,朱星宇深感培养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复合型人才是很重要的。国际工程实施的环境在国外,对人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此外,对国际化的法律、合同、工程实施的标准技术也是要求必须掌握的。还有将来你可能不只在一个国家开拓项目;每个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标准,如何快速的适应当地环境,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保证将本职岗位的事情做好也很重要。
  
用实力赢得卡塔尔人民的尊重与信任
孟超—2011届本科毕业;中国港湾工程公司工程管理部二处副经理;参与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的建设,负责项目的合同管理和商务工作。
  多哈新港项目于2011年1月开工,2016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改名为哈马德港。该港口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初期年吞吐量大约200万标准集装箱,全部完成后大约600万标准集装箱。该项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建成的港口项目,旨在提升战略地位,同时也为卡塔尔2022年足球世界杯大赛提供保障。项目初期,业主对中国企业有一种偏见和不信任,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看到了中国工程公司的实力和能力,表示要继续合作。国际工程市场是以实力说话的,这种转变正是双方在长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任,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国际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孟超说,对于想要从事国际工程的同学,首先需要培养国际化的视野,了解国际国内经济和政治环境。其次,需要成为复合型人才,要懂管理、通技术、精语言、善沟通;还有,就是要足够自信———我们早就已不是当年单纯的劳务输出,要相信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耕耘多年积累的实力,相信我们在国际工程市场中展现的影响力。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还需更多努力

侯晓文—2012届硕士毕业生;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近期参与了巴基斯坦Tenaga风电项目。
  经过多次修改和谈判,直到2015年8月,Tenaga风电项目才正式开工。期间,虽然出现了如审批手续慢、业主缺乏经验且对施工人员不信任、整体管理体系不太完善等状况,但最终仅用了14个月就完工,质量又好,成本控制得也不错,让业主很满意。该项目取得了超额的收益,并创下了巴基斯坦风电建设的多个第一记录。
  侯晓文认为,中国的承包商跟欧美国家比还是有差距,中国品牌和技术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个国际工管人才,他觉得要随时学习些新的项目管理理念,还要关注合同管理,对金融、融资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必须掌握好英语,才能真正达到专业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要求。
  
非洲大地上的中国速度和技术
李尧—2012届硕士毕业生;招商局集团驻吉布提代表处常驻代表;任吉布提自贸区合资公司董事会秘书。
  李尧所在的招商局2013年2月收购了吉布提港口公司23.5%的股份,成为了其股东,参与了吉布提所有码头的运营。招商局入股后,2016年吉布提港的吞吐量已经是2013年入股时的160%;经常性利润是原来的280%;员工的工资每年增长8%,这得益于中国管理的规范。在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码头项目创了当地记录,也实现了当时的承诺:以最快的速度建成非洲最现代化的深水多功能码头。
  新码头共有40多位专业机械(桥吊、门吊等)的司机,公司把这些司机全部带到中国深圳蛇口码头培训了半年。同时,公司将通过“招商局慈善基金会”,3年投入200万美元在吉布提设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培育当地的劳工和技工,把中国技术传出去,同时也解决当地人的就业。
  在李尧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更表现的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现在的趋势是已经从简单的总承包向“建设———投资———运营”全产业链的模式发展。
  
“天大工管人”会师斯里兰卡

韩雨龙—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国港湾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斯里兰卡区域公司西部工程项目部项目副总经理;崔阳—2016届硕士毕业生,科伦坡港口责任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市场营销工作,参与了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高宁—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招商局港口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公司,作为咨询方参与了科伦坡码头设备改造及汉港收购的前期筹备工作。
  尽管毕业年份不同,但“一带一路”的契机,让三届工管人会师斯里兰卡。韩雨龙所在的中港,近年来完成或正在建设的项目有港口城项目、汉班托塔港口项目、汉班托塔国际机场项目等。这些项目都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脚点。
  韩雨龙认为,国际工程管理越来越需要国际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法律意识尤为重要。防范风险对中方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崔阳指出,随着投资项目资金越来越大,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工程、法务知识外,对我们财务、金融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宁指出,学习能力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地文化、了解当地民俗,进而了解当地的员工。
  (稿件统筹:张水波 陈勇强 刘晓艳;
采访: 郭文倩、杨志东、刘心言、麻佩、游静雅、唐吟秋、姚洪江、谢中仁、陈玉婷;
编撰:学生记者团记者 彭松臣、代东冉、刘鑫慧、刘金坤、元滢洁、朱江玙、蔡敏璇、程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