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杏坛到桃源 一个跨越千年的教育梦想

———以孔子教育思想看我校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发展愿景
田达仁

期次:第1180期       查看:24


深圳市我校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合作办学





  在中国文化里,“桃花源”代表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我校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四周皆山,既是环境优美的办学“圣地”,也是实践我们教育理想的“桃花源”。而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圣地非“杏坛”莫属,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曾在此处讲学。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今天我们追求教育的“桃花源”仍具有启发意义。
从心所欲 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宋·朱熹《论语注》)因材施教,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在近现代教育里,虽然也强调因材施教,但受制于客观条件,我们给予学生不同的培养平台,却无法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各因其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校深圳学院的梦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参考个人基因、学习记录、家庭背景和社会需要等辅助学生选专业,并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人专属”培养方案。学生不仅可以选专业,甚至可以选课程、选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为学生提供“精确”分析和“精准”指导,“一对一”答疑解惑。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心所欲”,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因时而新 顺势而为
儒家的另一位大家孟子提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评价孔子是圣人中能够顺应时势发展的人。当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教育最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我们的梦想就是要始终“因时而进”,培养学生具有能够适应未来甚至引领未来的能力。
  深圳学院的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想象和思维能力;三是要强化学生的辩证统一、多元协同和系统整合能力,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中,体现人类的独特魅力。
学无常师 博采众长
《论语·述而》中谈及,孔子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孔子本人也“学无常师”,曾经拜项橐、郯子、苌弘、师襄、老子为师或者学习不同技艺。
  我校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我们的愿景是“扎根深圳、融汇中美,以包容并蓄、多元协同的姿态,将学院办成一所真正开放的大学”。即与世界名校协同,允许学生在全球范围内选修优秀课程;与最富活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协同,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实践环境。目前,我校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已合作开展的ECE项目(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项目),面向全球招收学生在深圳学习,就是将MOOC作为学习名校课程的重要手段。
  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作和社会化生产是3个重要的关键词。深圳学院的教育梦想概况而言,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网络化协作,以社会化方式选择课程和实习实践环节,甚至形成教育产业互联网和教育生态系统。
君子不器 全面发展
博采众长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融会贯通、全面发展。孔子曾指出:“君子不器”。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全面发展,在当时主要体现是要求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要加强学习。当然,今天我们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无所不学、面面俱到,而是按照“结构决定功能和属性”的基本原理,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打好“结构性”基础。
  我校实施的“家国情怀”通识教育体系,就是依据“结构———功能”原理,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路,提出结构性建议,即构建“文史哲、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美学与艺术素养、当代中国、世界文明、生命关怀与生态文明”七大类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奠定“结构性”基础。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自然趋势,我们要特别注重通过学科交叉,特别是远源学科交叉来更新专业和培养学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防止知识的“碎片化”,努力使学生所学各门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学以致用 天下为公
孔子强调学以致用,《论语·子路》提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孔子看来,学《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应用于“授之以政”、“使于四方”的实践。《礼记·礼运》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在聚徒授学的同时,也曾周游列国,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以天下为己任,赋予了为学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校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都有着“学以明道、经世致用”的传统。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兴学强国”;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提出:“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is.a.leading.research.university.committed.to.improving.the.human.condition.through.advanced.science.and.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是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致力于改善人类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秉承两所学校的优秀传统,旨在打造“新工科”、创造新技术,甚至能够开拓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孕育新产业,适应、服务,进而支撑、引领新经济的发展,为个人发展、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学以进德 立己达人
孔子的思想常常也被看作是“道德学说”。他特别看重“学以进德”这一点。《论语·先进》记载的“孔门四科”,第一就是“德行”,其后依次是“言语”“政事”“文学”。
  大学,维系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未来的希望,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同时,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如何保证“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需要审慎思考的重大问题。
  我们的梦想是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参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条和教育方法,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努力解决这一世界性的教育难题。我们坚信,“学以进德”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迎接人工智能挑战、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需要”。理想、信念、情怀,将不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会变成人类生存的“必须品”。